環(huán)境保護


鋼鐵是節(jié)能減碳及循環(huán)經濟的最佳原料
為配合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fā)展,兼顧資源效率、能源節(jié)約、環(huán)境保護的永續(xù)能源發(fā)展目標,本公司陸續(xù)推動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tǒng)、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認證、第三類產品環(huán)境宣告(EPD),依據(jù)節(jié)能方案的資源需求,投入資本支出及相關人力物力。
鋼鐵是可以重複使用、重複製造,回收再利用率最高的材料。本公司使用廢鋼作為電爐生產原料,建立ISO 9001管理系統(tǒng),制定廢鋼驗收及電爐作業(yè)等標準。依每月生產計劃增加國內廢鋼採購量、建置細碎工場及提高煉鋼製程的回收率等措施,減少原料及能源的耗用,進而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衝擊。
能源使用
東和鋼鐵已導入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tǒng),持續(xù)掌握各廠能源使用變化。2024 年總公司與三廠能源消耗量合計為5,961,912 GJ,包括外購臺電電力消耗4,139,621 GJ(1,149,328,563度)、外購東鋼風力再生能源電力消耗131,435 GJ(36,509,776度)與非再生燃料消耗1,690,856 GJ(包含汽油(26,164公升)、液化石油氣(947,361公斤)、天然氣(44,552,165立方公尺)及柴油(1,952,133公升)),無使用再生能源燃料,而再生能源使用佔比為2.2%。註1

註:
1. 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外購東鋼風力再生能源 / 全公司能源消耗量。
2. 能源計算範疇:2022 年為總公司、桃園廠、苗栗廠及高雄廠 - 嘉興,2023 年~2024 年新增高雄廠 - 大業(yè)。
3. 使用的標準、方法學、假設、及/或計算工具:能源消耗量皆來自收費收據(jù)之測量值、天然氣月耗用結算表及領料單與AS400、料號別材料庫存異動資料檢核表,並無任何估算值。
4. 能源使用量已換算為GJ,1 GJ=109 焦耳。
5. 各類能源熱值轉換係數(shù):2022年及2023年電力1 kWh = 3,600 KJ、汽油1 L = 32,635.2 KJ(7,800 kcal)、柴油1 L = 35,145.6 KJ(8,400kcal)、液化石油氣1 L = 27,779.4 KJ(6,635 kcal)。天然氣桃園廠1 立方公尺=9,000kcal、苗栗廠1 立方公尺=8,000kcal、高雄廠 - 嘉興1 立方公尺= 8,848 Kcal、高雄廠 - 大業(yè)1 立方公尺= 8,847 kcal。2024 年高雄廠 - 嘉興、高雄廠 - 大業(yè)調整汽油1 L =31,857.36 KJ(參考環(huán)境部2025 年2 月13 日公告之2024 年度車用汽油低位熱值為7,609 kcal/L)、柴油1 L = 36,182.33 KJ(參考環(huán)境部2025 年2 月13 日公告之2024 年度車用柴油低位熱值為8,642 kcal/L)。
溫室氣體盤查
為因應全球暖化,有效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東和鋼鐵導入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組織盤查系統(tǒng),積極推動節(jié)能減碳,由排放源鑑定、建立活動強度數(shù)據(jù)、排放係數(shù)、訂定溫室氣體盤查相關管理程序等步驟,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外購電力之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範疇三盤查包含上下游運輸與配送、員工通勤、商務旅行、客戶與訪客運輸、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營運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下游租賃資產及投資等所有類別三至六( 範疇三)的項目。

2024年全公司溫室氣體各類別占比
-
單位:公噸CO2e 範疇 類別 說明 排放量 範疇一 類別 1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211,948 範疇二 類別 2 輸入能源 547,191 範疇三 類別 3 運輸 255,656 類別 4 組織使用 1,170,611 類別 5 使用來自組織產品 177,826 類別 6 其他來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合計 2,363,232 -
1. 東和鋼鐵溫室氣體盤查皆依ISO 14064-1 程序進行盤查,並通過第三方外部查證;彙整溫室氣體量的方法採營運控制權法。
2.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2022 年為總公司、桃園廠、苗栗廠及高雄廠 - 嘉興,2023 年~2024 年新增高雄廠 - 大業(yè)、桃園加工中心、臺中港物流中心。
3. 溫室氣體排放之不確定性評估,係參考環(huán)境部公佈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shù)管理表6.0.4 版及儀器度量衡之檢定檢查技術規(guī)範作為評估之依據(jù)。
4. 範疇二電力係數(shù)以0.474 kgCO2e / kWh 計算,範疇三係數(shù)以Simapro 資料庫計算,全球暖化潛勢(GWP)出處來源為「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2021)」版本。
5. 溫室氣體範疇一包含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氫氟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七種溫室氣體。
6. 使用的標準、方法學、假設及/或計算工具:來自能源消耗量皆來自收費收據(jù)之測量值、天然氣月耗用結算表及領料單及AS400 /料號別材料庫存異動資料檢核表並無任何估算值。
水資源管理
因應地球暖化、全球氣候變遷,臺灣近年出現(xiàn)極端氣候,豐枯期日益明顯,導致缺水風險提高,響應國家用水政策,降低排放、節(jié)省用水、提高冷卻水循環(huán)再利用率。本公司三廠分別位於桃園市觀音區(qū)、苗栗縣西湖鄉(xiāng)及高雄臨海工業(yè)區(qū),根據(jù)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水資源風險評估工具」註1,顯示本公司所在地區(qū)水資源壓力為「Low - Medium risk(1-2)」。
東和鋼鐵取水主要用途為冷卻水塔、製程用水及生活用水,各營業(yè)據(jù)點取水源包含自來水(來源為各地區(qū)水庫:翡翠水庫、石門水庫、鯉魚潭水庫、鳳山水庫)、有水權之地下井水及雨水收集,自來水與地下井水已分別向自來水公司及地方主管機關申請核準使用量使用。2024 年取水量合計2,244.186 百萬公升(自來水1,347.054 百萬公升、地下井水852.914 百萬公升、雨水44.218 百萬公升)、排水量合計104.344 百萬公升、耗水量合計2,139.842 百萬公升,此外,製程用水經沉澱後循環(huán)再利用,其中桃園廠全區(qū)用水回收率更高達99.23%。

註:
1. 耗水量= 取水量(水使用量)- 排水量(廢水排放量)。
2. 用水分布計算範疇:2022 年為總公司、桃園廠、苗栗廠及高雄廠 - 嘉興,2023 年~2024 年新增高雄廠 - 大業(yè)。
3. 耗用自來水量都是實測值,有帳單可佐證,桃園廠雨水回收為估算值,苗栗廠雨水及地下井水為水表紀錄。
4. 排水量以放流水表數(shù)值計算,其中苗栗廠、高雄廠 - 嘉興、高雄廠 - 大業(yè)排水量含生活污水。
5. 單位換算:百萬公升等同於千立方公尺。
6. 總取水量= 自來水收集 + 地下水取水量。

水管理策略與減量目標
東和鋼鐵重視水資源管理,2024 年訂定水管理策略與短中期減量目標,以2023 年為基準年,行動方案包括以放流水減量、導入水資源管理系統(tǒng)、增加雨水回收再利用及降低取水強度,以降低對水資源的消耗和浪費,達水資源永續(xù)利用。本公司2024 年填答水問卷獲「管理等級(B)」,顯示已進入水資源管理階段,並對水相關議題採取整合性行動。
